第371节(1 / 2)
哪知近来雨水不停,神都城中粮食紧缺,许多商人虽然没有预知能力,却凭借对市场敏锐的嗅觉,已经开始暗暗抬高米价了。
“这些人买通了官府,将价格翻了十几倍,许多人上前理论,便被官府的人抓走。”
曹嬷嬷擦了把脸,说道:
“中间就起了冲突,后面有人开始冲击粮铺,围着不肯让人走,我们幸亏人多,买的粮食才没被抢走,但也被困在粮铺。”
就在这时,将军府的一队黑甲赶到了。
他们率先冲击衙役,将其镇服,后又强行扣押粮商,接手米铺。
为首的人说是奉陆无计大将军之令,先‘借’粮食过度,等将来雨停之后再如数奉还。
粮商自然不甘愿,竟组织了家丁、武夫抵抗。
“这些人竟有上百之众,一窝蜂从后院之中冲出。”曹嬷嬷说到当时的情景,心有余悸:
“太太,我怀疑这些人是早有预谋。”
不仅止是如此,曹嬷嬷又低声道:
“这些人身材高大,满脸横肉,眼神凶恶,行动间训练有素,我看不像是一般的闲徒,反倒像是——”
曹嬷嬷害怕祸从口出,说到这里,话音一下顿住。
柳氏理解她内心的顾虑,与她相互扶持着进屋。
逢春去替曹嬷嬷准备热水暖手,柳氏则是顺手取了一条干巾,递到了曹嬷嬷手上,她低头道谢接过,先擦了脸,接着又将滴水的头发包住。
姚守宁倒了杯热茶,递到曹嬷嬷手上:“嬷嬷喝茶。”
曹嬷嬷露出笑容,将茶接过,姚守宁催问:
“后来呢?”
“双方打斗起来,流民都只是普通人,见这阵仗,心生怯畏,便四散而走,后来将军府的人还是占了上风。”
姚守宁有些担忧。
她知道,这一次长公主是真的揽麻烦上身了。
这些粮商的背后,必有人撑腰。
与世子混得熟了,她对神都城中一些朝政之事也多了些了解。
正如陆执所言,朝中分为三大阵营。
一派是以神启帝的岳父顾相为首、一派以刑狱楚孝通为主,而另一大势力,则是长公主夫妇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股隐形的势力:镇魔司。
而这几方势力之中,顾焕之是国丈,楚孝通是神启帝所一手提拔起来的,镇魔司的人则听从于皇帝的命令……
长公主夫妇则是势单力孤,单打独斗。
但凡事没有绝对。
这三方势力虽说都听从于神启帝,但彼此仍不是没有嫌隙的。
世子说过,顾焕之忠于皇帝,但他同时也有私心——而这私心便是顾后的独子,四皇子朱敬存。
顾相一心想使朱敬存被立为太子,并没有掩饰过自己的意图。
朱姮蕊虽说与神启帝两看两相厌,但同为朱氏血脉,她自然也希望大庆的江山稳固。
这些年来,神启帝一心修道,不理朝政,她内心深处也想朱敬存立为太子,用朱姮蕊的话说,那就是:怕神启帝有一天吃多了自己炼的毒丹,中毒而死了。
国不可一日无主!
朱敬存乃中宫皇后血脉,顾氏也是名门,继承大统自然也是名正言顺。
也正因为这一点,将军府与顾焕之则是不谋而合,被称为保皇派。
刑狱的楚孝通则并不管大庆未来如何,他与镇魔司一样,是只忠于神启帝,以及将来下一任君主。
至于这个下一任君主是不是四皇子朱敬存,那他就无所谓了。
因此这四方势力便相当于打了个平手,维持着表面的平定详和。
但一场灾情的到来,极有可能将这种平衡打破。
照曹嬷嬷所说,这些粮商的背后如果有人撑腰,敢与将军府相对抗的,必是顾、楚两家之一了。
而这一切,都源于她早上送去的那一则消息,以及外祖父的嘱托。
长公主曾答应过她,必不会令柳并舟失望,因此她与陆无计,到了这样的时刻,想必已经是不顾一切后果了。
她想起柳并舟曾说过的:每一个人都顺应时势,不顾一切放手一博,便为了替未来的人挣一个希望……
那时她对柳并舟话中蕴含的深意似懂非懂,如今自己亲身经历这一切,终于是明白了。
姚守宁眼圈一红,有些难过。
“将军府强行接管了粮铺,粮食一分为二。一部分运走,另一部份按照原价卖给民众。”曹嬷嬷叹了口气,脸上露出忧心忡忡之色:
“我们临走之前,那些粮商的人还不肯走,闹着说要报官,不肯甘休。”
中间将军府的人得知他们身份,曾说过要找粮商退他们差价,但曹嬷嬷心知长公主夫妇这样的举动会承担多少压力,便不忍再节外生枝,因此拒绝了。
她小声的将这件事说给柳氏听,柳氏就正色道:
“你做得很好,在关键时刻,
↑返回顶部↑